精彩书摘:
雍正十三年(1734年)九月,乾隆颁旨指责张照的奏折说:“你对目前用兵情形,收复与未收复之地的状况,以及日后的用兵方略等均未能一一分析陈奏,连篇累牍的奏折,竟然以巧词猜度,有意迎合。”接着痛斥张照,“你说新开辟的苗疆地区因为叛乱不断而要求我下旨放弃,实在是错误至极。”
张照的错谬还远不止此。乾隆从奏折中,完全洞悉了张照的门户之见,他严厉斥责道:“从前,管理苗疆的事务都是由鄂尔泰单独完成的。后来苗人叛乱,你在京时,看到了父皇训斥鄂尔泰,那是因为他总是没有将这件事情处理完备,接着你又见到父皇发出解除鄂尔泰职务的圣旨,因而你以此私下里揣测父皇的意思,落井下石,言辞过于激烈了吧。”接着,乾隆又说,“鄂尔泰解任的理由,主要在疾病而不在有过错。况且是鄂尔泰自请解职,并不是被革职的,鄂尔泰的功过,待将来事情完成之后,自有定论,你就不要再妄自议论了。”
同年十一月,乾隆便借口“挟诈怀私,扰乱军机,罪过多端”的罪名,下令将张照革职下狱。于是,鄂、张两派的第一回合因为乾隆洞悉张照的私心,以张党的失势而告终。
与此同时,鄂派的势力有所抬头。雍正临终前原谅了鄂尔泰在苗疆事务上的失误,命他仍以大学士身份,辅佐新皇帝,乾隆在惩治张照的同时,将鄂尔泰的得力心腹张广泗派往贵州。一时之间,鄂党的势力甚嚣尘上。接着,鄂党摆开了全面反攻之势,并以牙还牙,借机罗织罪名,制造大狱,将张照置于死地,以达到彻底铲除张党的目的。
鄂、张两党较量的第二个回合主要是鄂派的张广泗趁机打击张照。
张广泗,汉军旗人,隶属镶红旗。他没有科举正途的名分,康熙末年由监生捐得了知府的官衔,便一直任职于西南地区,先是在贵州思州府,雍正四年(1726年)又调任云南楚雄,正碰上鄂尔泰在云贵地区实施“改土归流”。于是熟知苗情的张广泗为鄂尔泰所赏识,成为左右手。从此,张广泗以平苗之功,累迁贵州按察使、贵州巡抚,终至湖广总督,并以才优干练闻名朝野。
张广泗是鄂尔泰部下,与鄂尔泰共事长达七年。后来,鄂尔泰内召还京,张广泗也调任湖广。“改土归流”虽出自鄂尔泰的运筹和设计,但在执行上,却有张广泗不少的思索和规划。所以,张照攻击鄂尔泰经略苗疆不善,否定“改土归流”,实际上也是在打击张广泗。因而,这次奉命到贵州接替张照,他是绝不肯轻易放过对方的。
张广泗于十一月到贵州,对战事做了重新的部署。张广泗以他对苗疆军务的熟谙和干练,仅用半年时间,便将各地起义镇压下去了。
繁忙的军务并没有使张广泗忘记对张照的还击,而乾隆的称许和嘉奖更使他得意忘形。乾隆元年(1736年)正月,张广泗借乾隆的倚重,开始落井下石,奏称“贵州省的军需银两,张照任意浪费,现在马上就要用完了”。
这是一发重炮。原来张照督理苗疆时,户部拨解军费100万两。张照将这笔军费收藏在贵东道库,一直不让贵州藩司经手,这使地方官十分不满。当巡抚因军需请张照协济时,张照却说:“此事与汝毫不相干。”于是他这种妄自尊大、傲慢无礼,又不负责任的态度,成了张广泗攻击他的把柄。张广泗上奏后,乾隆便下令让张照赔偿十分之八,并命户部查明严追。
在乾隆看来,张照作为国家经略大臣,非但没有军功,反而挟私败事,即使处以死刑也不为过。然而,乾隆却不能如此做。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在这场事端的背后,是鄂尔泰与张廷玉两大党派之间的较量。所以,当廷议处以张照死刑时,乾隆下令将张照宽免释放。而且,在皇帝的关照下,张照出狱未久,便奉命在武英殿修书。乾隆二年(1737年)二月,授内阁学士,入职南书房,乾隆五年(1740年)又授刑部侍郎,次年,官复原职,仍居刑部尚书之位。
在这一过程中,乾隆为张照洗清了冤情。
原来,张广泗弹劾张照的百万两军费被其私自用完了。对此,张照上奏辩解说:“由他经手的钱粮只有十三万,都派拨各府,其余与他无关。”乾隆立即令张广泗前去核查落实。张广泗想诬陷张照,给张照重罚,所以,他借故拖延,直到乾隆四年(1739年)正月,在朝廷的屡屡催促下,才不得不以“张照经手银两为二十五万两”汇报给户部。
内容简介:
作为帝王,乾隆以自身独特的个性与政绩,显示出与清帝国诸多皇帝的不同之处。首先,无论从王朝正史还是民间传说来看,他的出身极富传奇。其次,坊间广泛流传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八字极其特殊的人,似乎是天定的帝王。再次,这个大清皇帝超过祖宗规制,自诩为“十全老人”,甚至将自己的塑像打造成罗汉的样子,意图混入佛家弟子的行列。他还是个极其嗜好作诗的帝王,留下了近万首作品,成为中国历史上创作诗歌数量*多的奇人。另外,他身上背负的男女冤情孽债太多,这些四处留情的故事几乎都发生在他七下江南之时。死后的他留下一笔糊涂账,清帝国从他开始步入到盛极而衰的境地。
目录:
第一章 钦定皇储
第一节 康熙爱孙
第二节 乐善堂钞
第三节 奉诏登基
第二章 弘历亲政
第一节 大权独揽
第二节 抑制宗室
第三节 前朝遗老
第四节 张鄂党争
第五节 天子朝臣
第六节 改革祖制
第七节 宽严得当
第三章 十全武功
第一节 勘定准噶尔
第二节 平定回部
第三节 两定金川
第四节 收复台湾
第五节 臣服缅越
第六节 两服廓尔喀
第四章 乾隆盛世
第一节 仁政爱民
第二节 六下江南
第三节 褒奖明臣
第四节 四库全书
第五章 盛世危机
第一节 官场流弊
第二节 文字狱政
第三节 由盛转衰
第四节 残破战舰
第六章 风流天子
第一节 书生皇帝
第二节 香妃传奇
第三节 太上皇帝
好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