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书摘:
过往时代残留的神秘莫测的一些影像对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影响,赐予我们每个人一定独特的性格,谁也难以逃避或是超脱。一个少年,一个中年人,可以逃避自己的父母,但绝对无法逃避自己。他可能对自己身上所遗传的特性并不满意,甚至是极为反感,但这是难以抹去的。在毫无征兆与不知不觉中,他们必须要遵循某种依附于自身的特质。他们并非是这些特质的奴隶,而是应成为和谐共处的“一家人”,与其共同发展。
F.w.罗伯森说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不可能种瓜得菜。一个充满爱意的举动让灵魂更具爱心,一个谦卑的行为,更增添了自身的谦逊。我们所收获的,是播种的数百倍。如果你将生命看成是一颗种子,那么,你将收获永恒的人生。”
“在英国所有为大众所接受的格言警句中,”托马斯·休斯说,“再也没有比‘播种野麦’这句所谓的格言更让人反感的了。如果你认真审视这句话,不论从哪个方面上去想,我都敢说,这是一句邪恶的‘格言’。无论是对于一个年轻人、老年人抑或是中年人,播种野麦的话,都将一无所获。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小心翼翼地将野麦投进熊熊烈火的熔炉之中,让它们化为灰烬。倘若你要播种它,无论在什么土壤,生长多久,只要太阳还在天边挂着,它们终将长成长长的、坚硬的根系,还有各种细枝末叶。这是一种魔鬼喜欢的作物,它们乐见这种植物的蓬勃生长。而我们却只能两手空空。”
这是一个有关柏拉图的故事。柏拉图曾斥责一个在玩着愚蠢游戏的男孩。男孩说:“你就因为这点小事,就责骂我吗?”柏拉图语重心长地说:“但是,我的孩子,习性绝不是一件小事啊。”品性构成的全部秘诀就在于这个词语:习性。不良的习性冷却凝固之后,就变成坚如磐石的习惯了。这是一种具有极强专制性的东西,让我们陷入恶行之中,不能自拔。习惯让我们成为其奴隶,俯首就擒。汉斯·洛克曾说过,维持心智的活力,与习惯的“帝国”展开一场竞争,这是道德自律上的一个重要结果。
罗斯金说:“生活中的任何错误或是愚昧都让我寝食难安,将我的快乐带走,削弱我的控制力,让我视野模糊,思想混沌。而我过往的每次努力,每次正义与善良的举动,都会在我心头泛起,让我抓住时机,看清自己。”
……
作者简介:
奥里森·斯韦特·马登(1850-1924),著名的《成功》杂志创始人,被誉为美国成功学的先驱和美国著名“新思维运动”励志作家。他是比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等人更早研究成功学的人,被公认为“成功学的奠基者”。1850年,马登出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由于父母早亡,他的生活陷入了贫困。年轻的马登一边靠给人帮工来维持生活,一边坚持学习。1871年,马登从波士顿大学毕业,1881年获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897年,《成功》杂志正式创刊。他一生创作了许多鼓舞人心的著作,被誉为“最伟大的励志导师”。他的代表作《生而为赢》《正确思考的奇迹》《写给年轻人》《人自为王》《爱的方式》《幸福的家里都有位优雅的她》《乐观是一种选择》《如何抓住机遇》《至始至终》等70余部经典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全球累计销量超一亿册。其作品是后来的潜能大师和成功学作家的必读范本,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
内容简介:
任何一个战胜挫折而取得成功的人,都是成功学之所以存在的一个个铁证如山的证据。对他们这些事迹的研究重在强调一个反复存在的事实,那就是,真正取得伟大成就的人,并不一定是那些拥有极高天赋与资质的人。那些杰出的人通常都是拥有着一种传统与简单美德的人。总之,有一点是成功的必然要素,这就是不能半途而废。《勇敢的心》为文鞭辟入里,剀切详明,它教给年轻人学会如何克服人生中的磨难,从而跨越障碍,做到别人所能做到的一切。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观念向年轻人叙说要取得成功所必备的条件,教给年轻人如何具备一颗坚强的“勇敢的心”。
目录:
第一章 成功为人
第二章 人生之远景
第三章 自我尊重
第四章 自我鞭策
第五章 天使的日记
第六章 金钱,物质与知足
第七章 抓住时机
第八章 虚拟的英雄
第九章 成功的代价
第十章 罗斯金的座右铭
第十一章 微粒的频率与蜜蜂的嗡嗡
第十二章 铭刻在磐石上
第十三章 果敢为人
第十四章 勇往直前的激情
第十五章 “我想,因此我一定能做到。”
第十六章 关键时刻的勇气
第十七章 谦恭、整洁与心灵阳光
第十八章 全面与完整的教育
第十九章 知识——现实的力量
第二十章 道德的勇气
第二十一章 爱——人生真正的荣光
好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