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徐崇温,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顾问。
内容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是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徐崇温先生的又一最新力作。全书共分十四章,系统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明确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和精髓;全面地梳理了我们党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四个重大问题的创造性探索和回答;逐一地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民主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客观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及其影响。<br> 概括起来,全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br> 一是观点旗帜鲜明,论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力透纸背。譬如,在探讨邓小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时,作者针对那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看成是由毛泽东开创、由邓小平完成那样的直线式的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认为邓小平同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者;并从其实践依据和时代背景出发,指出毛泽东的先行探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来源或给它提供思想启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开辟同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脉相承、与时俱进”,而又是“两个并不直接连续的过程”。再如,针对西方汉学家诬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时当地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民族主义”的观点,作者通过从巴黎公社到“十月革命”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事例予以了驳斥。<br> 二是全书视野广阔,境界高远,实事求是。作者思考的是理论,而关注的是实际;着眼的是中国,而辐射的是世界。作者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放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大场景中,联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及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巨大成就与实践经验,透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原著和几代国家领导人观点的熟练精确地引述,立体地呈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全貌;作者哲性的思考、厚重的智识像飘逸的小舟缓缓驶向读者心灵的港湾,让人油然而生这样的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它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合乎人类文明发展潮流。<br> 三是体例分明,条分缕析,张弛有度。全书的各章节既可以独立成篇,分别解读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包含的各个具体理论,又可以合在一起让读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如,作者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阐释就是明显的例证;读者在了解这些理论的来龙去脉后,不难明白其中的道理:这些理论“是一个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没有丢马克思主义老祖宗,又不断说出一些老祖宗没有说过、而又符合时代特征和客观实际的新话来”。<br> 四是钩沉辨析,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话语体系。能否对流行的共同话语作出与自身核心话语相一致的解释,是衡量一个思想体系创新力和渗透力的重要尺度。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真正成为挑战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精神力量,就在于它在立足于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同时,形成了可以指导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针对国内外一些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于民主社会主义”以及形形色色“中国威胁论”的叫嚣,作者用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进行回击,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是在两股道上跑的车,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既不“同祖”,也不“同根”,更不是“同义语”;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内外的标志性特征,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者认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论的提出和实践,表明我们摸索出了一种将进一步预示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br> 总之,该书的出版有助于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广大干部群众思想的罗盘和坐标,成为心灵的寄托和归宿;有助于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用生动感性的事实激发理想热情,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下激浊扬清,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br>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镌刻在马克思墓碑上的一句名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形式,成功地解决了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就是对这句名言的最好诠释,也是献给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最好礼物。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从先行探索到开辟开创和丰富发展
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和探索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起点
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行探索
邓小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辟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和精髓——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真理标准和邓小平理论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创造性探索和回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前提——我们党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探索和回答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学习邓小平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划清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创造性探索和回答(一)
邓小平怎样理解社会主义?
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创造性探索和回答(二)
一切都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及其思想渊源和经验依据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的区别
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世纪性难题及其破解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创造性探索和回答(三)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时代特色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研究——从社会主义本质论到人的全面发展论¨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创造性探索和回答(四)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的理论研究
我国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创造性探索和回答(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理论创新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的创造性探索和回答
从“三个代表”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创造性探索和回答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一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全面推进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大力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的创造性探索和回答
科学发展观推进了人类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
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从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理解科学发展观
把解放思想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锐利武器
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从世界的视野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国外理解辨析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内外的标志性特征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是两股道上跑的车
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既不“同祖”,也不“同根”,更不是“同义语”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
中国道路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
中国模式的形成、内涵和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
后记
好评度